史翠珊效应

英语里面经常会用一个具体的事物名称加上effect来表示某种现象和效果,一般译为“XX 效应”,比如以前大家可能经常听说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除了butterfly effect,这里介绍一个与网络有关的史翠珊效应(Streisand Effect)。

芭芭拉.史翠珊据说是一个集歌唱、演艺、导演于一身的才女(和徐静蕾有点像?),还算有点名气。就在2002年一加州摄影记者为报道加州Malibu海岸线土石侵蚀情形,沿着海岸线拍摄了一些照片,其中一张就是芭芭拉.史翠珊坐落在海边的豪宅。记者把照片放在一个默默无闻的网站,没人注意到,可是被史翠珊发现了,其极重隐私,不愿意毫宅后院曝光,要求记者拿下照片,记者拒绝,最后二者甚至造成对簿公堂。结果本来不受人注意的网站,因此声名大振,人人争相阅览。

于是以后在网络上压制讯息和言论的行为而徒劳无功者都可称为史翠珊效应。对中国人来说翻译成欲盖弥彰也许更能让人理解,不过中国演艺明星们往往见诸报端的所谓隐私诉讼嘴仗我都认为是炒作。

史翠珊效应例子:

1、2007年5月,Digg管理人员删除了一些有关HD DVD密钥破解的文章,原因是收到了密钥所有者AACS协会发来的律师信。AACS援引美国《数字千年著作权法》第1201款,称Digg刊载HD DVD密钥破解文章行为违反了法律。出人意料的是,Digg删贴的举动在用户中间引发了激烈的反应,他们开始以各种形式将相关内容提交到Digg,并且前仆后继,完全不惧怕“镇压”。同时密码也以体恤广告牌墙纸诗歌等形式出现,AACS镇压行动彻底失败,密码名存实亡。

2、拿来形容中国的盗版事业再贴切不过了,诸如微软、Adobe等国际知名大公司越是重压,中国的盗版事业越是红火。诸如BT、电驴、VeryCD、迅雷等的使用量也节节攀升,一个海盗湾倒下了,千万个海盗湾站起来了。

3、最后就不说伟大的 GFW